Call for Papers: Special Issue on Flow-induced vibrations (FIV)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Th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is pleased to announce a special issue dedicated to the topic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s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The vibration of such a structure subject to flow has been known to humanity since ancient times; for example, the phenomenon of a wire vibrating at its natural frequency in response to vortex shedding was recognized in ancient Greece as Aeolian tones. But systematic studies of the problem were not made until a century ago when Strouhal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and flow velocity for a given cylinder diameter. From an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flow-induced vibrations are particularly harmful if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synchronizes with one of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structure. Therefore, this issue holds grea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as vortex-induced forces may develop in structures exposed to fluid flow, such as tall stacks, bridge towers, cables, offshore structures, and pipelines.

Scope:

This special issue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fluid-structures interaction mechanism inspired by FIV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olving real-world problems. We welcome contributions from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cross diverse fields such as fluid dynamics, structural mechanics,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s.

Submissions should explore FIV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in various contexts, including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structures submerged in fluid, containing fluid, or subjected to external flow.

Topics of Interest:

  • Classical issues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s
  •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of flow-induced vibrations
  • Flow-induced vibration issues in the field of biomimicry
  •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anaging and predicting flow-induced vibrations
  • Other theoretical frontiers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flow-induced vibrations

Submission Guidelines:

Manuscripts should be submitted through th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online submission system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2241). Please select “Invited Articles” as the article type during the submission process, and in the cover letter, include “Special Issue on Flow-induced vibrations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s“.

Important Dates:

Submission Deadline: 31 Oct, 2024

Guest Editors:

  • Dr. Wanhai Xu,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xuwanhai@tju.edu.cn
  • Dr. Yan Ba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ybao@sjtu.edu.cn
  • Dr. Hongjun Zhu,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ina, zhuhj@swpu.edu.cn
  • Dr. Chunning Ji,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cnji@tju.edu.cn
  • Dr. Narakorn Srinil, Newcastle University, UK, narakorn.srinil@newcastle.ac.uk

Inquiries:

For any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special issue or the submission process, please jhdspringer@vip.163.com. Join us in this symphony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where flow-induced vibrations harmonize to propel our understanding of both FIV phenomena and mechanism to new horizons. In this special issue, we celebrate the synergy between these domains and invite you to be part of this exciting journey.

Sincerely,

Zheng Ma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执行编委2024年第一季度会议纪要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HD)执行编委2024年第一季度会议于2024年4月20日(星期六)下午在上海市黄浦区高雄路185号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312会议室和腾讯网络会议室同时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包括网络参会者):主编吴有生;荣誉主编周连第;副主任委员林建忠、刘桦、刘宇陆、吴文伟;顾问编委戴世强、董世汤、鲁传敬、缪国平;执行主编槐文信、卢东强、马峥;英文刊副主编宁德志、万德成、邹早建;中文刊副主编郭鹏程、王一伟、张德胜、朱仁传;执行编委段文洋黄彪季斌罗先武李廷秋、彭晓星、孙宝江王福军、王文涛、谢锡麟、詹杰民张宇宁周济福。编委张伟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执行主编兼编委会秘书长卢东强研究员主持了会议。执行主编马峥研究员做了工作汇报,主编吴有生院士做了总结发言。会议研讨主要事项包括:

一)“周培源水动力学奖”申报情况和评选流程;

二)“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筹备进展;

三)编委会本年度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的介绍;

四)当前期刊发展的不足;

五)编委队伍建设。

(一)、周培源水动力学奖

第五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即编辑部)共收到3人申报一等奖、2人申报二等奖、9人申报青年奖。秘书处依据评选公告的要求,对申报材料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形式审核。执行编委会议确认了来自国内13家单位的14位候选人进入投票程序。

执行编委会经过讨论,确定评审流程如下:1)4月底,对候选人名单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2)第一轮通讯投票,历时一个月,给予评委充足时间阅读申报材料。时间约为2024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3)第二轮投票如果启动,则为期两周(6月中下旬)。4)6月底7月初,在第二季度执行编委会上对投票结果再次审核。5)7月初,投票结果上报周培源基金会并等待批文。6)8月3日在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开幕式颁奖。

根据本届申报数量的情况,执行编委会议讨论确定以下事项:1)投票除了遵照以往的惯例(见http://www.jhydrodynamics.com/the-implementation-of-zhou-peiyuan-awards-on-hydrodynamics),评审委员会由本届执行编委和顾问编委全体构成。2)申报资料以电子邮件发送到各位评委的邮箱,以截止日期之前(含)收到的票数为评奖依据,各位评委实名且独立投票,秘书处对评委的选择严格保密、在截止日期之前对投票数据结果严格保密。原始选票存档并在名单公示期结束、执行编委会议确认后报送周培源基金会。3)已经被授予周培源水动力学奖的申报材料(成果),在本轮申报中不再重复使用。

(二)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1)“第三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24年8月2~5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其中2日(周五)报到,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4日傍晚闭幕,5日代表撤离。8月2日晚上,将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第十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本届会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段文洋教授的科研团队承办相关会务工作。

目前已经收到摘要约250篇。执行编委初步推荐了大会邀请报告的人选,主题包括人工智能、实验技术、空泡空化、湍流噪声、极地船海、海洋能、高速水力学等。此外,按照以往惯例,本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一等、二等奖获得者和研讨会承办单位东道主将做大会报告

(2)“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25年召开。目前已有北方民族大学(银川)、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两家单位积极申报承办。执行编委听取了两家单位的代表的申办陈述,认为两家都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和组织能力,建议先后按序承办。

(三)学术交流和专栏组稿

(1)CMHL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国际研讨会

CMHL国际研讨会是以上海交通大学CMHL研究中心名字命名的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的先进计算方法、软件开发、工程问题仿真与应用等主题进行研讨。首届CMHL国际研讨会在2018年召开,之后每年召开一次。

第七届CMHL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国际研讨会(The 7th CMHL Symposium)于2024年1月27日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本次CMHL国际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CMHL研究中心主办,《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委会、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和水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约20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了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Carlos Guedes Soares教授、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Eugenio Onate教授、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的Mehmet Atlar教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Bettar el Moctar教授等13位国际知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做特邀报告。目前已约稿6篇,将在JHD出版CMHL专栏。

(2)人工智能相关的水动力学探索交流会

2024年4月13日在杭州西湖大学召开了人工智能相关的水动力学探索交流会。会议包含三项内容:1)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及数据挖掘方面的学术进展;2)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动力学领域应用前景展望;3)为《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中英两刊组织专栏稿件实施办法的讨论。

(3)中德船海水动力学交流研讨会

2024年7月将在德国汉堡召开“第6次中德船海水动力学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的德方组织者为汉堡工业大学、汉堡水池,中方组织者为上海交通大学、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辑部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德船海水动力学学术交流会是轮流在中国和德国举办的双边会议,为促进中德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领域国际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方面由德国汉堡工业大学Moustafa Abdel-Maksoud教授负责,中国方面由上海交通大学万德成教授负责。期望通过本次交流能够扩大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的影响,吸收优质的国际稿源。

(4)能源领域青年学者沙龙

为凝聚学术资源,加强能源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能源领域青年学者沙龙”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京津冀地区编委交流会”拟于2024年7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其中27日(周六)上午报到,下午举办沙龙。28日上午,拟召开《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京津冀地区编委交流会,促进编委与期刊的相互支撑。

沙龙研讨主题为“空化与泡动力学研究进展”,会议采用邀请制,会议目标为1)研讨泡动力学领域值得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凝练共识;2)实验室资源共享,尤其是华北电力大学高速摄影实验平台的对外开放,重点支持尚不具备实验条件的青年学者开展泡动力学研究。2023年8月,首届“能源领域青年学者沙龙”在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召开后,执行编委张宇宁教授分别在中英文两刊组织了专栏。

(5)Liutex涡识别方法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utex-based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s (ICVIM 2024)将于2024年8月9~11日在苏州大学召开(其中9日周五报到)。预计参会规模超过100人,目前已经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做主旨报告,更多详情可参见https://iclvim2024.scievent.com

(6)涡激振动进展国际会议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ISVIV)将于2024年9月6~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

ISVIV由西南石油大学朱红钧教授、天津大学及春宁教授、徐万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Alam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包艳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Srinil教授等6名国内外该领域知名学者共同发起。第一届(2020)在天津举办(及春宁为轮值主席),第二届(2022)在四川成都举办(朱红钧为轮值主席),本届轮值主席为包艳和徐万海。

本届会议征文范围包括:传统流致振动问题、流致振动获能机制及工程应用、仿生领域的流致振动问题、人工智能在流致振动领域的应用、其他流致振动相关理论与前沿技术。会议的优秀稿件将推荐到Journal of Hydrodynamics专刊发表。

(7)水动力装备与系统专家学者论坛

第二届水动力装备与系统专家学者论坛将于2024年9月20~22日在杭州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承办。论坛计划邀请10名知名专家学者做报告,邀请50位专家学者参会,安排充分的时间研讨和交流,并凝练相关领域的基础问题,促进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论坛的优质稿源将在中文刊组织专栏。

(8)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

第九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将于2024年11月15~18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第一轮征文通知已经发布。目前已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惠院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李正建做大会特邀报告。今年将继续推荐优秀论文在《中国造船》和《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上发表。

(四)期刊发展的不足之处

根据最近Web of Sciences的信息,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在2021年和2022年发表的192篇的论文在2023年被引644次。预估的影响因子比2022年的2.5有明显提升,但距离卓越行动计划要求的3.7还有一定差距。此外,目前存在优质稿源不足、编辑部人力资源不足等情况,导致最近几期中英文两刊出版滞后。执行编委会议对如何改善当前的困境展开激烈的讨论,并期望会后进一步有效落实会议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稿源方面,除了继续从编委会主办或参与组织的学术会议上遴选优质稿源以外,编委会和编辑部还应主动了解当前热点方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科研成果,并积极约稿。并且呼吁本刊编委(特别是新加入的编委),将高水平的文章投到两刊。

在扩大影响力方面,除了继续在相关的学术活动与各种网络渠道宣传两刊以外,呼吁本刊编委将论文在投往其他高水平期刊时,尽量关注和引用本刊上的相关论文,让国内外读者能够知道本刊的发表的科研成果。

(五)编委队伍的建设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中英两刊的编委群体,是办刊特色,也是办刊优势。如何发挥编委队伍的积极性,一直是执行编委会议的热门话题。执行编委会议,建议按领域和热点研究的将编委分组并设立方向带头人,形成长期约稿机制。同时,呼吁编委在投稿、审稿、组稿、约稿、引用、宣传等各个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群策群力把期刊发展提到新台阶。

执行编委2023年第四季度会议中提出,自2024年起设立“优秀编委奖”,以鼓励认真阅读期刊、投稿期刊和宣传期刊、为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做重大贡献的编委。申报分个人申报和推荐两种方式,每年评选一次。评奖条件包括:1)及时缴纳编委费(一票否决项);2)积极为中英文两刊审稿;3)向期刊投高水平论文(以录用为准);4)积极协助组织和参加本刊主办的学术活动;5)在各种学术活动中积极宣传期刊(简历中表明为本刊的编委,在学术相关的交流沙龙、会议、论坛中作报告致辞主持时宣传期刊);6)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其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时介绍本刊的学术成果,促进更多读者了解期刊、关注期刊,提高期刊影响力。

期望各位编委积极履行编委义务为期刊多做贡献。

(文稿:卢东强;审核:周连第、马峥)

 

附录: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相关网址

【信息】

JHD期刊网站: http://www.springer.com/journal/42241

编辑部官网: http://www.jhydrodynamics.com

【投稿】

英文稿: http://ijhd.editorialmanager.com

中文刊: http://sdlj.cbpt.cnki.net  

研讨会: http://sdlj.cbpt.cnki.net

【下载全文】

2006-至今(Springer):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2241

2006-2017 (Elseiver):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0016058

1989-2018全文(知网):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DYW/detail

中文刊(知网):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SDLJ/detail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主编、副主编和执行编委2022年度第二次会议纪要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HD)执行编委和副主编2021年度第二次会议于2022年7月31日(星期日)下午在上海世和酒店二楼会议室和腾讯网络会议室同时召开。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年度第一次会议取消,而本次现场会议参与人员仅限于长三角地区的编委,方便与会者当天来回;同时开通在线会议,方便外地编委通过网络参加。

参加联席会议的有(包括网络参会者):主编吴有生;顾问编委缪国平、颜开;副主任委员戴世强、林建忠;执行主编周连第;英文刊副主编槐文信、刘桦、卢东强、马峥、宁德志、万德成、吴建华、徐辉;中文刊副主编柴威、陈红勋、胡海豹鲁传敬、王道增、王一伟朱红钧;执行编委陈彬段文洋黄彪、刘宇陆、彭晓星、邵雪明、王本龙、吴文伟吴应湘、谢锡麟、许唯临詹杰民、邹早建。编委王义乾、张伟、上海中船编印社刘忠族主任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吴有生院士主持了会议。执行副主编马峥研究员做了工作汇报。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一)2021年期刊情况汇报;

二)2022年期刊情况及发展设想;

三)2022年学术活动计划;

四)庆祝吴有生院士八十华诞期刊发展座谈会;

一)、2021年期刊情况

1)2021年度Web of Sciences数据

根据2022年6月29日JCR发布的信息,JHD在2021年影响因子达到2.983(他刊引用占78.2%),与2020年的2.590比较,涨幅达到15.2%;在国际力学类138种期刊中排名上升至第54位,较2020年比较上升8位,稳固在Q2区;同时总被引频次也从2020年的2869提次高到3405次,涨幅为18.7%。2021年度卓越行动计划目标全面完成。

二)、2022年期刊情况及发展设想

1)2022年度JHD数据

最新2022年7月28日引文报告,2022年发表的所有SCI论文引用本刊2020年论文159次、引用2021年论文98次,两者合计257次。

2020年和2021年本刊发文量为218篇。根据2022年卓越行动计划,影响因子要达到3.2的目标,全年引用数需要达到3.2*218=697.6次。而要达到卓越行动计划国际力学期刊排名50位的理想目标,引用数还需提高。现实数据和达标数据的差距非常大。

2)中文刊(CJHD)

根据2021年度第四次执行编委会议的决议,2022年中文刊增加了三位:西南石油大学朱红钧、西北工大胡海豹、武汉理工柴威。目前已有八位副主编复制审稿派送任务,大致分工如下。水动力学基础类:王一伟、胡海豹;船舶和海洋工程类:朱仁传、朱红钧、柴威;水利和工业流体力学类:陈红勋、郭鹏程、张德胜。

2022年6月28日召开中文刊副主编线上会议。会上,对采编系统的审稿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并通过了调整审稿流程及加快审稿进度的举措,酝酿了中文刊的约稿和组稿专栏,讨论了编委信息完善所需的研究方向及关键词。

中文刊今后将加快编校稿件速度,促进更多稿件预先在线(online first),争取稿件编辑完成一篇,上线一篇。

三)、2022年学术活动计划

1)学术研讨会

“第33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22年10月28日-30日(其中28日周五报到)在重庆召开,由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目前已经确定大会邀请报告八篇,收到分组报告133篇。

“第十四届国际水动力学会议”(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将于于2022年10月21日-25日(其中21日周五报到)在无锡召开,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大会目前已确定的四篇大会报告分别来自新加坡、韩国、意大利、中国。目前全文审稿已经完成,更多详情将在会议网站发布http://ichd2022.cssrc.com.cn。

2022年度计划召开的会议还有:“2022人工智能技术在流体力学中应用研讨会”(地点、时间待定)、“第四届空泡流动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研讨会”(西北工业大学,时间待定)、“第七届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专题研讨会”(西北工业大学,时间待定)、“2022全国复杂流场CAE会议”(中山大学珠海,时间待定)、“第四届船海计算水动力学研讨会”(The 4th CMHL Symposium,线上,时间待定)。编委会将从这些会议挑选优秀的稿件在中文或英文刊出版专栏。

2022年12月,Aerospace and Aeronautics World Forum 将在线上组织国际短训班(Short Course)。其中“Liutex and Third Generation of Vortex Defi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UTA)刘超群教授主讲,历时两天,包含八节课,个人收费200美元,团体单位收费600美元。国内已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十六家单位支持这一线上讲座。国际上有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注册。

2)编委片区会议

当前,全国性的编委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为了充分调动编委的积极性,增进编委对期刊的了解,促进编委和期刊的紧密联系,增加期刊的凝聚力,执行编委会讨论决定,不定期在某一地区召开片区编委会议。会上将介绍期刊发展情况,倾听编委的呼声和意见并加以改进,对编委尤其是青年编委提出要求和建议,以提高期刊办刊能力、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本年度拟在西安召开编委片区会议。

四)、庆祝吴有生院士八十华诞期刊发展座谈会

吴有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于1942年4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84年获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起担任JHD编委会主任暨主编,2008-2016期间任国际水动力学会议(ICHD)执委会主席。

为庆祝吴有生院士八十华诞,编委会召开了期刊发展座谈会(原定于第一季度举办,因疫情原因延迟)。座谈会围绕编辑部今后工作的发展、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促进、学术活动信息的交流、约稿、组稿专栏(热点研究方向)的选取等开展了热烈讨论。

 

附录: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相关网址
【信息】
JHD期刊网站: http://www.springer.com/journal/42241
编辑部官网: http://www.jhydrodynamics.com
【投稿】
英文稿: http://ijhd.editorialmanager.com 
中文刊: http://sdlj.cbpt.cnki.net  
研讨会: http://sdlj.cbpt.cnki.net
【下载全文】
2006-至今(Springer):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2241
2006-2017(Elseiver):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0016058
1989-2018全文(知网):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SDYW
中文刊(知网):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SDLJ
 

喜讯!JHD 2021年度影响因子攀升至2.983!

2022年6月28日,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发布了2021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JHD) 的影响因子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达到2.983,再创历史新高,在国际力学类期刊中位居第 54 名(共138种期刊),比上一年提升了8名,总被引频次达到3405。在国内所有SCI期刊中,排名第180名(共273种期刊)。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JHD)创刊于1989年,是由我国老一辈水动力学知名专家学者,为了发展我国水动力学事业以联合体形式创办的,目前联合体单位已逾百家。期刊为双月刊,是SCI和EI双收录期刊,同Springer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主编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工程院院士吴有生教授。JHD旨在努力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借助期刊、会议及奖项等学术活动努力打造水动力学研究成果,推广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的平台,为我国水动力学发展贡献力量。JHD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迄今已举办33届,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JHD与周培源基金会共同设立了“周培源水动力学奖”,表彰在水动力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此外还设立了“水动力学高被引论文奖”和”学生优秀论文奖“,致力于发掘优秀论文,培养后备人才,促进科技发展,弘扬科学精神。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JHD)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在主管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编委、专家、编辑出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影响因子逐年稳步提升,2019年起SCI排名由Q3区进入Q2区。据Springer-Nature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JHD全文下载量达32714次,其中国际下载量占60%以上。自2011年起,JHD连续十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彰显了JHD在水动力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引领作用。

近5年JHD影响因子及力学类排名发展趋势

蒙面导师 | 儒师春风育桃李——林建忠教授专访(上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好的老师“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本期的采访中,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工程力学系流体工程研究所的林建忠教授,林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胡箫博士的学位论文荣获浙江大学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本期的采访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林教授对于该优秀成果的解读及其背后的故事、对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一系列干货,还有林教授的一些有趣小日常。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林教授的风采!

人物简介 /Profile/
 

林建忠,1991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力学与实践》主编,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排灌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委会副主任以及《力学学报》等国内外10余家学术刊物编委等职务。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对象,浙江省高校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首批入选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省杰青),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陆增祺高科技奖励基金一等奖。

  曾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专业组组长、全国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专业组副组长、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副主编、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编委等职务。

曾任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浙江大学力学系副主任、主任,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浙江科技学院院长,中国计量学院院长,中国计量大学校长。

从事多相流、湍流、微纳尺度流、流体机械等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攻关等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8部,与学生及团队成员合作发表论文7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给研究生、本科生授课10余门,出版教材2部,培养博硕研究生80余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导师一等奖。

更多详情请移步林教授教师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0086998

问:请您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方向。

答:我的研究方向是多相流、湍流、微纳尺度流、流体机械,主要是多相流。多相流属于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里的相通常指的是气相、液相和固相,多相流就是这三相中至少有两相存在的流动,包括气-固、液-固、气-液以及气-液-固等。浙江大学的多相流研究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当中研究多相流的比较多,侧重点不同,我们主要是研究气-固、液-固两相流的动力学特性,像西交大则侧重于气液两相流。

问:祝贺您的课题组胡箫同学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个工作您认为最大的亮点,取得的最大的突破在哪里呢?

答:胡萧已经到浙江理工大学工作了,他所研究的是多相流中的固体粒子在液体中的运动,如在圆管、槽道流中运动的固体粒子所处的平衡位置以及多个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所谓自组织现象,例如固粒刚进到管道时可能是分散、没有规律的,运动一段距离后有可能形成链状或串状结构。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要对管道中运动的固粒进行分离或聚焦,我们的这个研究对此有指导作用。

 

该研究的亮点是对不同形状的颗粒在具有复杂特性的流体中运动时的平衡位置和成链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大突破是揭示了颗粒形状、浓度、尺度,流体惯性、粘弹性、剪切变稀特性对颗粒平衡位置、间距、颗粒链特性影响的规律。

胡箫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来读博的,他原来的专业不是力学,但他很用功,读博后很快地就进入角色,熟悉了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背景和动态。四年学制他只用了三年,提前一年毕业,这比较少见,提前毕业的条件是要发表3篇及以上的top论文,他满足这个条件,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的5位专家评语都是优秀,这也说明了论文的质量。

问: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成果,从产生idea到做出好的东西,这个过程您是如何指导或者引导学生的呢?

答:过程比较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研究的内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一个部分,属于理论基础研究。首先在宏观上给他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即把研究聚焦在非圆球形颗粒和复杂流体这两个方面,因为圆球形颗粒和简单流体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非圆球形颗粒和复杂流体的研究虽然也有,但很不充分。研究方向是导师需要给出的,否则学生可能会走不少弯路。在确定好方向以后,我建议他三步走,第一步是查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凝练出值得研究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得了的科学问题,凝练出的问题导师要把关,因为学生可能不一定能把握得很准;第二步是确定以数值模拟为主的研究方式,具体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摸索和掌握;第三步是实验研究,这里的实验不单是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还要从实验研究中得到一些新的结论,毕竟有些结果数值模拟无法准确给出。以上是概括了的指导过程。当然,学生在研究出结果后要写论文并向学术刊物投稿,这个过程我花了很多精力。

问:您在流体力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问您对您所在的研究方向的未来有什么展望或者理解?

答:对于多相流这一研究方向,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4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连续相流动的复杂性,如湍流、复杂几何结构流场;第二个难点是离散相的复杂性,如纳米尺度颗粒、非球形状颗粒、自驱动颗粒;第三个难点是连续相物理性质的复杂性,如粘性对剪切的依赖性、粘弹性;第四个难点是相间作用以及导致的现象,如颗粒聚集、相分离、相变等。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针对多相流的难点,已形成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研究特色,先后研究了第一个难点的复杂连续相流动的多相流,如叶轮机械多相流、湍流和拟序结构流场多相流;第二个难点的复杂离散相多相流,如柱状颗粒多相流、纳米颗粒多相流;第三个难点的复杂连续相物性多相流,如非牛顿流体多相流。

 目前以及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自驱动颗粒在复杂流体中的动力学特性,该研究包含第二个难点即含非球形状颗粒、第三个难点即粘性对剪切依赖性和粘弹性流体、第四个难点即与相间作用相关的颗粒聚集以及相分离。

自驱动颗粒多相流的研究意义来自于其普遍性和复杂性,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实际应用中,如自然界中细胞、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运动蛋白质,实际应用中的人工合成颗粒、生物降解催化颗粒、生物标志物和造影剂、微型游动器件和机器人等在流场环境中的运动,都属于自驱动颗粒多相流。自驱动颗粒多相流的复杂性就不言而喻了,除了具有被动颗粒多相流的复杂性之外,另外还有因自驱动方式不同导致的复杂性以及自驱动力与外力耦合导致的复杂性。

问:您的博士生导师是力学大师周培源先生,方便分享一下其中的故事么?

答:我当年本科硕士都是在浙大读的,硕士毕业以后就留校了。上世纪80年代浙大的力学还没有博士点,但北大有博士点,当然我也是冲着周先生去的,因为早在1978年我还是上山下乡插队知青时,就读过徐迟的报告文学《在湍流的涡旋中》,该文描述的是周先生研究的湍流和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涡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影响到了我考大学的专业志愿以及大三专业方向的选择,所以当年去读周先生的博士研究生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周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或许人们会认为像周先生这样的高龄又身兼数职,指导研究生只是挂个名而已,其实不然。周先生对研究生的培养,从论文选题、进度、撰写一直到答辩都给予具体的指导。

我当时的研究方向比较明确,周先生湍流理论在国际上独树一帜,他早年推导得到的四阶湍流脉动速度关联方程不封闭而无法求解,当时他提出将四阶脉动速度关联项用三个二阶脉动速度关联乘积之和再乘上一常系数表示,但受限于测量仪器和技术,该系数的值一直无法确定。因此,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由实验确定不同自由剪切湍流场中该常数的值。

周先生是1902年出生,1993年去世,我1991年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周先生已经89高龄了还来参加,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学生的答辩。

问:您如何规划自己的日常科研生活呢?

答:我现在比较简单,全身心做科研。我的课是在秋季学期上,除了上课外做科研。我在中国计量大学当过11年的校长,那段时间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候白天要做管理工作,科研只能在晚上、双休日、假期做。现在我若没有开会、出差,通常情况下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都在工作,在这13个小时里,中午有1个半小时吃饭午休,傍晚有1个半小时锻炼和晚饭,其余时间都在办公室做科研。其实傍晚的锻炼也在搞科研,因为我的锻炼是游泳,游泳就是在做流体力学实验,体验怎样减小压差阻力,使自己游得更快。体验下来还是有效果的,我曾经两次参加浙江省校长杯游泳比赛,分别拿了200米和400米自由泳冠军,参加计量大学教工游泳比赛拿了200米冠军,参加省运动会拿了50米蝶泳第6名和接力第3名,我现在50米蝶泳还能游在40秒以内,三级运动员的水平。

问:您书架上不仅有专业相关的书,还有一些历史书籍,两边还有一些毛笔,您平常生活中也有这些兴趣爱好吗?

答:书法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曾经得到过浙江大学研究生书画比赛的一等奖,2008年省高校校长书画摄影展一等奖。现在我主要是做科研为主,没有专门的时间去写字,我的字都是人家向我要的时候我再写。


林老师的讲解深刻透彻,条理清晰,干货满满。日常的分享也平易温和,不失幽默。儒师春风育桃李,希望林老师的见解能够帮助到大家,林老师的风格能够感染到大家!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更加详细的林老师关于导和学的思考,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声明
公众号:浙大航院团委
作者:浙大航院团委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