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集体照20180208
执行编委会2017年第五次并2018年度第一次副主编工作会议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HD)执行编委会2017年第五次并2018年度第一次会议和副主编工作会议于2018年2月3日(星期六)上午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所)上海分部411会议室召开。这是JHD正式加盟Springer之后的首次执行编委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顾问编委董世汤;副主任委员戴世强、林建忠、刘桦、缪国平、颜开;执行主编周连第、秘书长卢东强;执行编委范佘明、槐文信、刘宇陆、鲁传敬、马峥、彭晓星、万德成、吴建华、詹杰民、邹早建;编委王志远(代表执行编委孙宝江)、张凌新(代表执行编委邵雪明)、编辑部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编委会副主任戴世强教授主持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1)2017年度工作总结;
(2)2018年度工作计划;
(3)研讨EES遗留稿件审稿及EM审稿事项。
我刊顾问编委,编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速水动力学和出入水研究的先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友声先生,于2018年1月17日0时6分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7岁。
执行编委会会议开始,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默哀,深切缅怀何友声先生。
2017年工作总结及取得成绩
-
2017年度主要成绩
(1)影响因子(IF)大幅上升,进入Q3行列
根据美国期刊引证报告(JCR)2017年6月发布的数据,2016年度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的影响因子为1.174,比上一年度增加0.398(增长率为51.2%),其中期刊他引仍维持在3/4左右。JHD首次进入两个“前百名”行列,即中国所有SCI期刊(185种)中列95位,国际所有力学类SCI期刊(133种)中列第89位。
(2)下载量保持10万次以上
2016年下载量为105054,首次超过10万次;2017年下载量为109940。2016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影响因子冲破了1.0中等影响因子陷阱,2017年呈现高水平稳定发展趋势。其原因在于通过各种渠道吸取高水平的稿源同时,更加重视期刊论文总体质量,减少0引用率论文。
(3)连续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连续6年(2012年~201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Top 5%)。该项获得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
(4)特色论文
2017年更加注重优质稿件的挖掘,由被动等待型向主动进取型转型,积极邀请在某一领域有突出地位的编委撰写Review Article 2篇;收集高水平的论文特别是Feature Article 4篇;3个国际会议专栏收集国际会议论文共20篇;鼓励编委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Letter形式发表,为今后期刊学术水平更上一层楼奠定雄厚的基础。
上述成绩得益于雄厚的联合体编委学术优势及现代办刊理念的学习和采用。
-
2017年度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
在众多与会代表的鼎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第14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28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2017.8.8-12,吉林长春)、“《水动力学研究与发展》编委会八届二次会议”(2017.8.9,吉林长春)成功举办。来自48家单位约2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7位学术造诣较深专家做了大会报告;13位优秀青年、高被引作者在六个分会场做主题报告;130篇小组报告在六个分会场平行交流;6位研究生获得“学生优秀论文奖”;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收录了250篇全文或摘要。会议开幕式上向清华大学罗先武教授课题组颁发了“2017年度高被引论文奖”。
-
第八届编委会二次会议
2017年8月9日晚上,有63位编委参加了《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第八届编委会二次会议。马峥研究员做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工作报告。报告从期刊发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概况了过去两年获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两年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的目标和举措。考虑到八届编委会的目标已经完成,会议着重讨论并通过了八届编委会今后两年的目标是JHD的影响因子每年增加0.2稳步上升,超过1.5,进入Q2。
编委会还表决通过了编辑部和执行编委会向编委会提出的编委费从每年2500元调整到4000元的提议,从2018年开始实施。
-
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
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动力学研讨会于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台湾高雄举办。此次会议大陆近30名代表及台湾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期间有30篇报告进行了交流。《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编辑部承担了大陆论文收集及遴选工作,同时负责联系台湾承办方为大陆代表赴台提供各类证明手续和文件。
-
与Springer合作出版电子版
2006年起,JHD杂志社与网络发行商Elsevier合作,期刊全文PDF在ScienceDirect在线刊登。
网址: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0016058
2017年底,JHD和Elsevier的合同到期。由于Elsevier发展策略的调整,Elsevier不再与JHD续签合作合同。经过编辑部和编委会代表和Springer多次沟通和协商,Journal of Hydrodynamics与Springer于2017年10月23日签署合作合同。
2018年1月起,Springer独家全球发行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电子版全文,JHD开始使用Editorial Manager投稿系统。期刊信息和投稿网址分别是: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42241
http://ijhd.editorialmanager.com
-
获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
自2014年获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在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2017年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并再次申请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期刊转型发展,引领学科前沿研究”,经过精心组织材料申报和答辩,编辑部获得了25万元的资助。这显示了期刊进步和努力方向获得认可,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初步计划该资金用于推动期刊的国际化,用途包括:
1)、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国际编委讲学并发表高水平论文;
2)、选派代表参加国际会议并组稿和约稿,例如SPHEIRC’2017;
3)、联合主办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并组稿和约稿,例如OpenFOAM’2018;
4)、借ICHD’2018之际,组织召开国际编委会。
-
积极搭建学科前沿研究平台
不忘办刊初心,致力于促进我国水动力学学科发展。充分发挥联合体人才和学术优势,根据学科和国家重大科研发展趋势,确定若干学科热点方向,并建立相应的热点交流微信群、组织热点交流沙龙,搭建学科前沿研究平台,引领学科前沿研究。
目前启动了空泡研究热点以及大涡模拟的验证与确认两个热点研究方向。微信交流平台已搭建、沙龙已组织开展。
2018年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
-
通报了2017年影响因子预估
据Web. of Science 1月28日引文报告,2015年发表论文2017年被引131次,在2018年被引3次。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被引176次,2018年被引7次。2017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被引37次,在2018年被引6次。按照影响因子计算规则,据此数据JHD2017年影响因子估算为(131+176)/(107+110)=307/217=1.415。这样JHD2017年影响因子已经比2016年增加0.240,达到了八届二次编委会每年增加0.2的要求。
-
第29届(2018年)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
“第29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18年8月24—28日在江苏镇江召开,由江苏大学承办,其中8月24日(周五)报到,25日26日学术报告。
执行编委会初步商讨了大会报告、分会场邀请人选。
-
第三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
1991年,周培源基金会学术交流基金设立了“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随后颁发了七届。2011年,该奖项升格为“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该奖项已经颁发了两届(2012,2015)。
第三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申请工作正式启动,申报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具体申报通知已经刊登在《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7年度第3期和第4期。
该项活动的开展,将弘扬周培源为发展我国水动力学事业作贡献的精神,发掘并奖励为发展水动力学事业做出成绩的水动力学学者,提高《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评奖秘书处简要汇报5位申报人情况。执行编委会讨论工作进程的安排,确定4月份投票、6月份上报周培源基金会、8月份颁奖等。
-
支持2018国际水动力学会议
第13届国际水动力学会议(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 ICHD’2018)将于2018年9月2日-5日在韩国仁川松岛(Songdo, Incheon, Korea)举办,由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承办,Yonghwan Kim教授(ICHD执行委员)担任会议主席。
ICHD2018会议网站 http://mhl.snu.ac.kr/ichd2018
-
编辑部网站建设
编辑部旧版网站运行多年,信息更新速度和界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此,编辑部拟在今年进行改版。
执行编委会初步预览了新版网站,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正式的网站即将上线。
目前临时网址 http://www.jhydrodynamics.com
-
招收高层次人才
应集团公司关于702所下属小企业合并要求,“上海《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社”撤销,期刊业务转移至“上海中船编印社有限公司”。今后公司旗下将有《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Journal of Hydrodynamics(B辑)、《中国造船》及《船舶力学》四本杂志运营。
目前三个编辑部拥有12名退休回聘人员,其中10名为73岁以上老专家,老龄化非常严重,同时期刊正处在转型发展时期,急需新鲜血液补充,编辑部请执行编委帮助物色合适人才:
1)、应届或往届流体力学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
2)、应届或往届出版及媒体相关专业的学士(本科)、硕士;
3)、流体力学相关专业适龄的退休专家。
-
副主编会议
2018年度第一次副主编工作会议于2月3日下午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执行主编周连第;副主编槐文信、刘桦、卢东强、马峥、万德成、吴建华。
会议重点讨论了:
1) EES遗留稿件处理情况;
2) 新版投稿系统Editorial Manager使用情况;
3) 加快审稿程序、提高审稿质量(尤其是审稿的标准和力度)的举措;
4) 对“预先在线”(online first)出版进行了讨论。
沉痛悼念何友声先生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高速水动力学和出入水理论研究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共上海市委原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何友声先生,于2018年1月17日0时6分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7岁。
何友声先生1931年7月2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4岁随父母来沪,先后就读于上海小学、晋元中学和同济大学。他品学兼优、为人正直,在中学期间即参加进步活动,在大学期间,加入共青团,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2年秋,因国家建设事业需要,赴大连工学院造船专业任教,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随院系调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
1957年,何友声先生作为上海交大优秀青年教师,被派往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进修并兼任辅导教师和党总支书记,在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等著名学者指导下学习流体力学。1958年,担任上海市研制探空火箭的总负责、协助筹建上海机电设计院、筹建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等,服务国防工业。1962年起,先后担任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副系主任,工程力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86年至1992年,何友声先生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扬民主、团结班子,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开拓办学新局面,为上海交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1992年,何友声先生从学校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任后,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2年入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何友声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为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开疆拓土。他于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辛氏法端点修正”的方法,被船舶设计手册和教科书收录。在水翼理论及水动力学设计、气垫船原理等方面硕果累累,开拓了螺旋桨激振力研究领域,使我国船舶的减振水平跃上新台阶。在高速水动力学、空泡流和水中兵器出入水的研究中成果显著,有力地支持了有关型号的开发。同时为适应长江口水资源利用、堤岸保护、航道建设的需要,建立了河口水动力学研究基地,积极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曾十余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螺旋桨激振力》获国家教委专著奖。曾任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力学学会理事长、《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何友声先生躬耕教坛半个多世纪,为国家发展广育英才。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教学一线,先后讲授过十余门课程,指导过五十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率先提倡面向本科生开设概论课程、面向研究生和教师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他注重学科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倡导“探求”和“采诸家之长”的精神,促成学校开设跨学科跨学校的学术论坛等。他身体力行、传道授业,深得教师和学生的敬重。
何友声先生长期担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副主任及顾问编委,为期刊学术水平提高和影响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推动我国水动力学学科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1984年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上,他发表了题为《轴对称体垂直出水的非线性数值解》和《有限展长水翼的非定常理论》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由表面水动力学前沿研究。他长期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和定期的执行编委会会议,鼓励和吸引我国力学界和船舶工程界同行及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水动力学事业。即便年事已高,他作为顾问编委仍然经常参加执行编委会的活动,为期刊的发展出谋划策,刚刚过去的2017年的四次编委会仅最后一次由于健康原因缺席。当编委会遇到疑难问题或者需要做出重大决策时,他总能从大局出发、起到掌舵人的作用。
何友声先生一生坚定忠诚、矢志报国,是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典范;他精勤不倦、勇于创新,惜时如金地学习和工作,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他虚怀若谷、提携后学,无论对待同事、学生还是晚辈,都保持谦和从容,只讲奉献,不求回报;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过程中从未放慢敬业报国的脚步,令人钦佩。
“为人为学两道相济、育才治校皆得美誉”。何友声先生为新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崇高的学术追求和宝贵的品格操守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永远铭记他,缅怀他!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编辑部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大事记简表2017版
大事记 | 期刊及编委会 | 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 海峡两岸水动力学会议 | 全球华人水动力学会议 | 国际水动力学会议 | 资助 奖项 |
1984年 | 试刊 | |||||
1985年 | 第一届编委会 | |||||
1986年 | A辑创刊 | 第一届 无锡 |
||||
1987年 | 第二届 广州 |
|||||
1988年 | 第三届 青岛 |
|||||
1989年 | B辑创刊 第二届 编委会 |
第四届(A) 西安 |
||||
1990年 | 第四届(B) 西安 |
|||||
1991年
|
|
第五届
郑州
|
|
|
|
第一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1992年 | 第六届 成都 |
|||||
1993年 | 第七届 秦皇岛 |
第二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
1994年 | 第八届 黄山 |
第一届 Wuxi | ||||
1995年 | 第三届 编委会 |
第九届 大连 |
第三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
1996年 | 第十届 济南 |
第二届 Hong Kong | ||||
1997年 | 第十一届 无锡 |
第四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
1998年
|
|
第十二届
岱山
|
|
|
第三届 Seoul
|
|
1999年
|
第四届
编委会
|
第十三届
贵阳
|
|
|
|
第五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2000年
|
|
第十四届
海口
|
|
|
第四届 Yokohama
|
|
2001年
|
|
第十五届
武汉
|
|
|
|
|
2002年
|
|
第十六届
珠海澳门
|
|
|
第五届 Tainan
|
|
2003年
|
第五届
编委会
|
第十七届
深圳香港
|
|
|
|
第六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2004年
|
|
第十八届
乌鲁木齐
|
|
|
第六届 Perth
|
|
2005年
|
|
第十九届
哈尔滨
|
|
|
|
|
2006年
|
|
|
|
第一届
上海
|
第七届 Ischia
|
第七届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奖
|
2007年
|
第六届
编委会
|
第二十届
太原
|
|
|
|
|
2008年
|
|
第二十一届
济南
|
第一届
济南
|
|
第八届 Nantes
|
|
2009年
|
|
第二十二届
成都
|
第二届
基隆
|
|
|
|
2010年 | 第九届 Shanghai | |||||
2011年 | 第七届 编委会 |
第二十三届 西安 |
第三届 西安 |
|||
2012年 | 第二十四届 无锡 |
第十届Stpetersburg
|
第一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 | |||
2013年
|
|
第二十五届
舟山
|
第四届
台北
|
|
|
|
2014年
|
|
第二十六届
青岛
|
|
|
第十一届 Singapore
|
|
2015年
|
第八届
编委会
|
第二十七届
南京
|
第五届
南京
|
|
|
第二届周培源水动力学奖/水动力学学生优秀论文奖/高被引论文奖
|
2016年
|
|
|
|
第二届
无锡
|
第十二届 Delft
|
水动力学学生优秀论文奖
|
2017年
|
|
第二十八届 长春
|
第六届
高雄
|
|
|
|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荣获“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评选了“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7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荣获“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这是JHD自2012年首次荣获这一称号以来,已连续六年获得这一殊荣。
该评选工作采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7》的文献计量指标,从3500种期刊分别按TOP5% 遴选出175种期刊,评选为“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再依次按TOP5%-10%选出175种期刊评选出“2017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